聯系人:李經理
手 機:13407546885
電 話:400-002-0516
地 址:徐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三工業園經緯路21號
壓縮機回油的核心結論
壓縮機回油主要通過油分離器強制回油、制冷劑攜帶冷凍油隨氣流返回(速度回油)兩種方式;不回油的核心原因是冷凍油無法隨制冷劑正常返回壓縮機,多與系統設計、運行條件或故障相關。
一、壓縮機回油的主要方式
1. 油分離器強制回油
原理:在壓縮機排氣端安裝油分離器,通過離心力、過濾等方式分離制冷劑中的冷凍油,再通過回油管路(常搭配毛細管、電磁閥)將油送回壓縮機曲軸箱。
適用場景:大型制冷系統(如冷庫、中央空調),或制冷劑含油量高的工況,可高效控制回油效率。
2. 制冷劑攜帶回油(速度回油)
原理:制冷劑在管道中流動時,依靠足夠的流速(吸氣管道內流速一般≥7m/s)將混合的冷凍油帶回壓縮機。
關鍵條件:
管道坡度:吸氣管道向壓縮機傾斜(坡度≥1%),利于油隨制冷劑流動。
制冷劑流量:足夠的流量確保油被“攜帶”,避免因負荷過低導致流速不足。
二、壓縮機不回油的常見原因
(一)系統設計或安裝問題
管道設計缺陷:
吸氣管道過長、管徑過大,導致制冷劑流速不足(<7m/s),油無法被攜帶。
管道無坡度或坡度反向,冷凍油在管道中沉積。
油分離器故障:
濾網堵塞、回油毛細管堵塞,導致分離的油無法返回壓縮機。
制冷劑充注不當:
制冷劑充注量不足,流量小,攜帶油的能力下降;充注量過多,可能稀釋冷凍油,影響黏度。
(二)運行工況異常
負荷過低或頻繁啟停:
低負荷時制冷劑流量小,流速不足;啟停頻繁導致管道內油未及時回流,沉積在蒸發器或管道中。
吸氣過熱度異常:
過熱度太高,制冷劑含油量減少(油更易留在蒸發器);過熱度太低,可能導致液擊,油被稀釋或乳化。
排氣溫度過高:
高溫使冷凍油碳化、黏度下降,難以隨制冷劑流動,甚至沉積在管道或換熱器中。
(三)設備故障或污染
壓縮機磨損:
活塞環、軸承等部件磨損,導致內部泄漏,排氣壓力不足,油分離器效率降低。
冷凍油變質:
混入水分、雜質或制冷劑分解產物,油黏度變化,易沉積在系統中。
蒸發器結霜嚴重:
霜層阻礙熱交換,制冷劑蒸發量減少,流量不足,回油能力下降。
三、不回油的危害與預防
危害:
壓縮機缺油導致軸承、活塞等部件磨損加劇,甚至卡缸、燒毀。
預防措施:
合理設計管道坡度與管徑,安裝油分離器并定期維護。
控制運行工況,避免長期低負荷或過熱度異常。
選用適配的冷凍油,定期檢查油質,避免系統污染。
管理員
該內容暫無評論